來源:中國網 時間:2022-01-13 17:40:51
據央視報道,近五成降噪耳機降噪量不足,不僅無法保護聽力,反而存在聽力損傷風險。根據工信部對耳機的檢測評估,僅漫步者NeoBuds Pro、小度主動降噪智能耳機Pro兩款降噪耳機獲得A級認證。
新聞+
●耳機開多大音量最合適?
從收聽個人音頻設備的角度來看,要牢記一下保護聽力的秘籍。
“60-60-60原則”
即耳機音量分貝須少于60分貝,耳機音量須少于最大音量的60%,連續使用耳機時間須少于60分鐘。
專家建議,耳機每次佩戴的時間要控制在30-40分鐘。每天戴耳機的時間不超過3個小時,未成年人建議不超過2個小時,避免耳機給我們帶來的損傷。
●嘈雜環境中不要佩戴耳機
在公交車、地鐵等環境中,背景噪聲大,這時如果使用耳機,會不自覺地提高耳機音量。而且,也容易帶來交通安全隱患。
專家表示,在安靜的情況下,耳機對聽力的損傷是比較小的,但是在噪音環境下,耳機對聽力傷害就比較大了。所以,在嘈雜環境中不建議戴耳機。如果長期戴耳機已經出現了耳鳴、聽力下降等癥狀,也不建議再戴耳機。
●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耳機?
耳機要選擇質量佳、雜音小、音量可自由靈活調控的,一旦遇到聲響過大等情況可及時調整。
從護耳角度來說,耳罩式耳機的隔音效果比較好,使用時不容易將聲音調的過大,因此不易損傷耳道,保護耳朵。頭戴式的耳機保真度高,而且由于佩戴時不用入耳,所以對耳道、耳膜造成的傷害最小。
如果非要使用入耳式耳機,則必須把音量調低一點,而且要注意耳塞的清潔和衛生,耳塞套最好定期清理或者更換。
另外,需要控制使用耳機時的音量和時間。在嘈雜的環境中,應盡量避免使用耳機,因為這會讓我們不自覺的把聲音提高,從而造成損傷。同時注意控制使用時長,連續使用耳機45分鐘后,休息10~15分鐘。
●日常生活中,如何有效護耳?
1、正確使用耳機。
2、遵循“非必須不采耳”原則。采耳工具的不潔凈,有可能導致真菌性外耳道炎。
3、若感覺耳朵不適,應及時到專業的耳鼻喉科醫院就診,不要貽誤病情,更不要隨意用藥。
4、若耳部已經發炎,患者應該盡量保持耳道通暢,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,盡量減少游泳洗澡等活動,避免耳部再次感染。
5、耳機長時間沒有清洗會黏附許多細菌,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任何異樣,但是一旦身體抵抗力下降,這些細菌就起了重要作用。所以耳機不能隨意讓他人使用,以免滋生更多的細菌。另外,也要對耳機進行定期的清洗,可以用濕巾消毒,也可以用酒精擦拭。
*本文信息僅供閱讀參考,身體不適請及時赴醫院就醫!
來源:綜合人民網-科普中國、北京青年報
一人操縱200多個他人攝像頭 你的“電子眼”可能變成了別人的“偷窺神器”!
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將受重罰 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
相機、鏡頭、電影機等30多件攝影器材被盜 嫌疑男子半月內行竊18次!
南極洲最大冰川——思韋茨冰川正在逐漸融化 或將在未來三年后完全崩塌